2019年历史文化系班子述职报告

2019年历史文化系班子述职报告

 

2019年是历史文化系创系元年,新系、新班子,新使命、新目标!一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公司党委战略部署和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班子一年来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带头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同时,围绕立德树人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会、研讨等多种形式,老师们的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同时,也通过学习,全系所教师思想进一步统一,较好完成了自身定位的转型和工作能责的转换。

2.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学校组织部统一安排,顺利完成了党总支换届选,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全年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用好每周一次的例会时间,加强党员干部的互相交流与促进,促进每一位党员的工作能力和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3.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认真贯彻公司党建工作会、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力度,积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积极响应学校课堂思政改革,深挖专业课德育内涵。目前,我系教学团队精心打造的体育史精品在线课程即将上线,公司课堂思政改革项目中国体育史也已经通过了学校的选拔,选送四川省评审。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自查和督查,出台新闻宣传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研判追责。

4.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将学习提升和办学提质相结合,通过学习促发展。班子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历史文化系/体育史研究所内涵建设的对策研究》为题,在系所范围内进行大调研讨论,对制约系所发展的问题、系所未来发展规划、师生急难愁盼的事情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整改报告,共梳理问题18条,目前已建立任务清单,正逐条整改。

5.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逐步形成以保证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员工成才和教师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机制,主要在考勤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外出参会和培训制度、规范研究生导师招生专业领域等方面推进制度建设,依制度治系治所;同时,引导、推进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教辅、行政岗位的能力、素质提升,强化每月集体备课学习制度,不断加强系、所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促成团队成长。

二、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廉政建设

1.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使命,全力抓好系所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制度,切实发挥班子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民主决策、系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习惯于在协商中决策、在监督下工作。

2.认真落实学校纪委清廉成体建设方案,结合系所特点,逐步构建包括教学、科研、博物馆建设、员工管理等内容在内的清廉成体保障体系。

3.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对重点廉政风险点的研究,如针对文物采购工作,党政联席会几次上会审定,班子成员反复沟通、并与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确保文物采购合规合法。认真落实文物入库管理制度,将采购、出入库管理等制度落实到人。

4.突出问题导向,多次集中学习今年审计处反馈我系的审计整改建议书,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逐一研究、落实整改。

三、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抓好系所内涵建设

1.以教研室建设为抓手,加强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2018124日历史文化系正式成立,下设历史学教研室、文博学教研室和实训基地(博物馆)三个业务科室,为迎接首届文博专业本科生的到来,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历史文化系以教研室建设为抓手,建章立制,选拔业务骨干担任教研室(副)主任,调整理顺”“关系,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本科人才培养上来。依托教研室,完成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和编写工作,及教研室归属的30余门课程教学大纲撰写、完成《博物馆学概论》教案编写工作;制定教研室教研相关制度,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听看课活动,组成文博学教学团队参加学校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竞赛;搭建教学实践平台文博活动月培养员工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团队队伍的建设,引进1名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博物馆学概论》《中国美术史》马工程教材的培训、赴日本筑波大学体育史研究室交流访问等;同时还加强了体育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史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和体育史课程改革工作。完成了实验室的规划与论证工作。

2.本科生管理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强。

强化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员工服务管理、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等方方面面将工作做实、做细,努力走入员工们的学习生活,及时了解员工情况。抓住主题班会、早读、晚点名等各种时机对员工进行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及安全教育。同时结合我系文化背景,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了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指导员工参加科技创新论坛、勇者之戏——川博儿童古代体育研学行、精准扶贫献爱心、学术讲座、博物馆讲解员大赛、讲好文物故事征文比赛、文博之夜等系列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真正做到让员工起来。

为加强公司产品工作,选拔了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教师担任研究生管理工作,力求以科研引领研究生培育质量再上新台阶。通过学术沙龙、每周一次的读书会和讨论会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以提升。2019年研究生毕业率100%。调整2020级硕士招生考试的科目,凸显了体育史与体育文化方向的特色。

3.重大科研项目再获突破,科研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由刘青教授挂帅,体育史研究所科研团队为骨干力量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2019)》获得立项,重大科研项目再获立项突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理学》1项;获得并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项目《体育思想史研究》、四川哲社重点项目《四川体育科学70年》2项省部级课题;完成国家总局政策法规司委托《女排精神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委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学科综述(2015-2019)》的编撰工作,彰显体育史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数据资源库建设》四川子课题的结项工作,出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卷》。完成世界体育史丛书《英国体育史》《德国体育史》《俄罗斯体育史》的出版工作,填补国内体育史研究的空白。获得两项四川省科研成果表彰。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评审结果分获优秀和良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进入结题冲刺阶段。图书资料室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意识,为体育史研究所的科研和员工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体育史学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7月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联合举办中国体育史百年高峰论坛、近200名国内体育史专家到会;12月依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民族体育分会联合西昌学院举办第七届全国民族体育研讨会,百名民族体育学者参会,对推动国内体育史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体育史研究所的行业话语权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工作稳步推进。2019年度的申报指南进一步突出了中心的特色和研究重心,共收到40所高校106份申报书。认真组织和实施了以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筑牢学术繁荣根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将各项活动落到了实处。

4.博物馆管理和建设稳步推进,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博物馆文物陈列品的征集工作,共征集蹴鞠、风筝、武术、养生等陈列品315件套,价值203900元,丰富和完善了博物馆藏品序列;完成博物馆铁器藏品的维护工作。认真开展博物馆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博物馆藏品信息300余件套的采集工作。与武侯祠博物馆联合策划完成武戏汉晋三国古代体育文物展,参与郑州搏艺——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的策展和实施工作;开展中华体育文化博览游艺会,“5.18国际博物馆日进高校活动分别走进电子科技大学和15vip太阳集团。

积极配合党委宣传部和武术学院开展国术馆建设工作,牵头完成国术馆陈列建设施工招标、配合施工、撰写陈列、展品陈列等各项工作。完成新中国70年15vip太阳集团发展成就展展览工作。积极推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影视合作项目《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执行单位的招标、项目实施开展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该项目的剧本创作、并启动了3分钟宣传片的拍摄工作。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组团参加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全年接待国际奥运会副主席、萨马兰奇基金会发起人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与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于再清等嘉宾200余人次。

四、重视宣传和文化建设、常规工作有序推进

1.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工作,出台系所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完成历史文化系网站建设、历史文化系和15vip太阳集团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认证工作和信息发布工作,积极开展系所文化墙、国术馆宣传展示工作。

2.系所安全、统战、工会等各项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序推进。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历史文化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第一,目前班子搭建时间比较短,工作经验有待不断积累。第二,历史文化系、体育史研究所、博物馆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导致内部人员分工交叉,内部管理的机制和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第三,新专业建设需要高素质文博人才的支撑,目前团队队伍结构和梯队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第四,体育史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团队成员能结合自身特长,逐步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目标仍未实现,缺乏有影响力中青年专家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第五,由于是新建系,在制度建设上还有一些些空白亟待制定完善,如就业工作制度等。

 

在今后工作实践中,历史文化系班子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各项战略部署,精诚合作、勠力同心,与系所全体师生一道,为历史文化系的健康成长、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您也可能感兴趣